豆油現貨市場參考價,截至3月29日午間,國內沿海主要廠商一級豆油現貨平均報價約8800元/噸,創今年開年以來新低,其中大連地區約8550元/噸、天津地區約8660元/噸、日照地區約8800元/噸、張家港地區約8950元/噸、東莞地區約8900元/噸、防城港地區約8800元/噸左右,自上周五開始各油廠基差穩中上漲,挺價心理較強。
重要報告將發布
本周將有一份行業重要報告公布,即是USDA種植意向報告,此報告將于北京時間4月1日凌晨公布。目前從已公布的報告前瞻來看,路透公布預期顯示,預計美國2023年大豆種植面積為8824.2萬英畝,高于2023年2月展望論壇預測的8750萬英畝和2022年最終種植面積數據的8750萬英畝,通過此消息來看,意向種植面積增加消息面偏空,但根據以往數據來看,意向數據與實際播種面積還是存在較大偏差的,因此后期重點關注播種期天氣以及實際播種面積。另外美國農業部將于周四發布周度出口銷售報告。分析師預計截至3月23日當周的美國大豆出口銷售量為15萬至90萬噸,作為對比,截至2023年3月16日的一周,大豆銷售量為35.15萬噸。對比,截至3月16日的一周,美國2022/23年度大豆凈銷售量為152,500噸;2023/24年度凈銷售量為199,000噸。
南美大豆格局稍有變化。受干旱影響,巴西大豆產量存在不確定性。機構Deral稱:截至上周一,巴西巴拉那州2022/23年度大豆收割率達到77%,較前一周加快17個百分點,較前一周加快17個百分點。巴西咨詢機構家園農商公司(PAN):南里奧格蘭德州的大豆遭遇旱災,是大豆產量低于1.5億噸的關鍵。同時,羅交所稱,阿根廷本年度大豆產量預計為2700萬噸(上一年度為4220萬),但今年因干旱料從巴西進口大豆,進口量預計達到790萬噸,比上一年度增加139%,但從我國買豆船期來看,4-5月份大豆到港量或近2000萬噸,整體供應是十分充足的,大豆到港后,工廠開機率或將穩中有增。
棕油供應寬松
今年印尼在齋月節日前限制出口,也有助于提振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需求。近期內棕櫚油供需形勢趨緊,對棕櫚油價格構成支持,本周以來馬盤棕油已連續三日上漲,昨日更是創一周多來新高。另據船運調查機構的數據顯示,3月1-25日期間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環比增長11.4%至19.8%。南馬來西亞棕櫚油公會(SPOMMA)稱,3月1-2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環比降低22.92%。這意味著3月底的棕櫚油庫存很可能繼續下降。作為棕櫚油進口大國之一我國當前棕櫚油庫存仍維持高位的格局尚未改變,但因前期進口成本高位,貨權多掌握在大集團手中,因此貿易商挺價心理較強,棕櫚油在三大油脂中表現相對堅挺,各地基差均有大幅的上漲,并且部分區域現貨停售,多以銷售5月船為主。
中儲糧油脂持續拍賣
當前中儲糧油脂公司大豆原油、菜籽油持續拍賣仍在持續中,本周大豆原油投放總量為39307噸,標的分布在盤錦、新鄭以及北京等區域。受上周期貨盤面持續走弱的影響,參拍主體積極性不高,豆油、菜油投放均以流拍為主。目前現狀來看,三大油脂中,豆油庫存偏低,截至上周庫存總量不足70萬噸,本周以來各地均有剛需補貨,工廠門前排隊提貨的現象較為普遍,部分地區甚至是跨區域調貨,預計本周成交將較上周有所好轉。
綜上所述,短期內油脂行情或延續震蕩整理格局,關注報告落地后對市場指引。但從外圍市場來看,目前無論是國際亦或國內,油脂供應相對充足。雖然我國豆油庫存處于偏低水平,但同樣進口菜籽大量到港,油廠開機率高位,且部分地區菜油與豆油現貨價格已持平,后期關注菜油是否能夠大范圍、大量替代豆油。目前油脂終端消費不及預期,疫情放開后經銷商切身的感受到市場消費不佳,隨著天氣的轉暖,油脂消費淡季將持續,即便棕櫚油需求有望增加,但今年食品廠訂單依然稀少,油脂再如去年同期大幅上漲的概率較低,不過豆粕脹庫,即便大豆如期到港,但無法正常壓榨,豆油產出量少,或能支撐豆油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