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方面,中儲糧持續拍賣豆油,俄羅斯葵油和歐洲菜油對中國出口大幅增加。
國內需求方面,菜油基差大幅下行,豆油基差穩,棕櫚油基差略漲,高價植物油領跌市場,油品之間價差不斷縮小,供應恢復力度大于需求。
策略方面,8200-8300區間逢高空豆油2305。
國儲拍賣豆油增加供應
3月16日國儲拍賣豆油4萬噸,3萬噸流拍,僅日照地區成交1萬噸,當前國儲已拍賣10.7萬噸。由于國內開機率保持低位,豆油港口庫存繼續減少。美豆進口成本比巴西成本高10%,豆油基差堅挺。工廠豆油庫存維持在66萬噸附近,環比持平,同比減少近10%。上周工廠開機率處于40%附近的低位,豆油產量不多,但是終端市場需求有限,導致庫存沒有太大變動。
4月大豆到港850萬噸,5月為900萬噸,屆時豆油供應將增加。菜油快速下跌,豆菜價差急劇縮窄,菜油將奪回之前被豆油取代的市場,豆棕價差也偏高,棕油勾兌仍有一定利潤?;久胬?,豆油基差報價仍有一定下調空間。
俄羅斯油葵過剩
俄羅斯油葵收獲仍在進行中,預計到春季會有大量油葵進入市場。加大油葵的庫存壓力,油廠收購油葵會對價格施加壓力。另外葵花籽油已達到與棕櫚油、大豆油和菜籽油競爭的水平,支撐這油葵市場。并且預計俄羅斯市場將建立新的加工廠從而生產更多油脂,利好油葵市場。
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結轉庫存高。2021年油葵豐收,結轉庫存高達170萬噸,截至2月1日,油葵的企業的庫存高達到280萬噸。二是俄羅斯油籽加工廠加工能力欠缺。2022 年主要三種作物(向日葵、大豆和油菜籽)的總收成預計為 2730 萬噸。同時,在俄羅斯建造的油廠可加工3030萬噸。這樣的比例,看起來應該會導致加工能力過剩和原材料短缺。但事實恰恰相反。俄羅斯油廠可加工的3000萬噸按比例分配到每個月,即每個月有250萬噸加工能力。但目前煉油廠的開工率僅為 70%,這樣可能會導致 3 月份原材料庫存已超過行業的處理能力。
2023年2月,俄羅斯出口葵花籽油19.8萬噸,較1月減少42%。我國作為俄羅斯葵油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在2月份俄羅斯向中國出口了 8.7 萬噸葵油。
歐盟菜油出口大幅增加
擠壓加拿大菜油貿易
本年度菜油累計出口45.54萬噸,較上周的44.80萬噸增加0.74萬噸環比增加1.65%,較去年同期的22.60萬噸增加22.94萬噸同比增加101.50%。
歐洲菜籽豐收,菜籽價格比加拿大報價低300元/噸,當前的價差水平為近五年的同期最低,歐盟地區承接的澳大利亞低價菜籽壓榨為菜油銷往中國及其他國家,加拿大菜籽將主要流向中國。
總結
當前盤面以宏觀驅動為主,國際原油跌破70美元后,生物柴油POGO價差支撐消費的驅動減弱,主要表現為油脂間價差繼續縮小,現在的三菜和一豆現貨基本平水,菜油的銷售利潤遠遠大于豆油,餐飲需求上,除非菜油價格低于豆油,中包裝油的菜油會大量取代豆油。我們認為菜油基差仍有下行空間,基差跌倒負值后預計包裝企業會開始補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