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觀氛圍打壓以及國際市場走弱共同作用下,市場悲觀氛圍彌漫,3月下旬國內玉米市場一舉跌破前期振蕩平臺位,主力2307合約下跌近150元/噸,最低跌至2693元/噸,利空情緒集中釋放。
進口利潤持續向好
隨著國際玉米價格的大幅下跌,進口利潤同步打開。數據顯示,截至3月28日,美灣港口5—9月到港完稅價基本在2570—2720元/噸,進口利潤均位于150—300元/噸,且遠期買船利潤明顯增加,大幅提升國內市場買船積極性,并且近期的購買積極性也得到了美國農業部證實。我國連續4日買入美國玉米,3月14日買入61.2萬噸,3月15日買入66.7萬噸,3月16日買入64.1萬噸,3月17日又買入19.1萬噸。3月第3周的4個交易日里累計買入211.1萬噸美國玉米,均為2022/2023市場年度交貨。同時,近期仍有零星的大幅購買記錄被披露。
展望后市,在進口利潤持續向好導向下,我國購買美國玉米的可能性仍有增加預期。同時,對于下半年大量上市的巴西玉米而言,7—12月進口到港完稅成本預估價在2430—2490元/噸,不但大幅低于國內市場港口價,而且相較于美玉米進口成本也更具優勢,進一步增添貿易商增加買船的可能性,遠期供應壓力增加。
糧源轉移至貿易環節
隨著基層售糧進度逐步推進,我國玉米售糧也基本步入尾聲。截至3月30日,據統計,全國7個主產省份農戶售糧進度為84%,較上期增加3%,較去年同期增加2%。全國13個省份農戶售糧進度為86%,較上期增加3%?;鶎佑嗉Z不足兩成,持糧主體基本轉移至中間貿易環節,調控政策導向也將逐漸由保證基層售糧過渡到保供穩價階段。在進口利潤良好的前提下,遠期進口量將明顯增加,對市場價格將產生明顯壓制。
稻谷投放開啟
此前據市場消息,2023年飼用稻谷拍賣自3月啟動,拍賣底價與上一年度持平,拍賣總量1800萬噸,包括1500萬噸2018年水稻,其中黑龍江1300萬噸,關內200萬噸,另外還有300萬噸2019年不宜存放的稻谷投放。不過,國家為保障農民收益,確?;鶎佑嗉Z順利出售,將定向稻谷拍賣延期至月底,較上一年推后20天。3月28日,市場關注熱度較高的最低收購價稻谷拍賣正式開啟,國儲投放早秈稻、中晚秈稻及粳稻各30萬噸,共計906699噸,較去年投放量減半。投放年份為2018—2020年糧源,年份相對較早,由此可見陳糧去庫存情勢依舊嚴峻。從投放總量來看,今年定向稻谷投放量較前兩年明顯減少。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定向稻谷拍賣量為1500萬噸,成交量為922萬噸;2021年國內定向稻谷拍賣量為5200萬噸,成交量為1612萬噸;2022年國內定向稻谷拍賣量為4385萬噸,成交量為2888萬噸。但從成交價來看,最高成交價均低于2600元/噸,明顯低于玉米市場價,定向稻谷飼用優勢明顯。從總量上看,對玉米市場存在顯著補充。
整體來看,國際玉米市場承壓回落,進口利潤同步打開,疊加調控政策導向將由保證基層售糧過渡到保供穩價階段,這將提升國內買船的積極性,進口端有望大幅突破預期。同時,定向稻谷拍賣正式開啟,也進一步加劇供應壓力,玉米市場價格承壓,期價上方壓力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