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3月底,政策性稻谷年內“首秀”終于亮相,市場主體參與拍賣的熱情同比相對較高,成交情況明顯好于上年同期。隨著后期政策稻出庫增多,加上稻米市場逐漸進入淡季,預計短期稻米市場將逐步走弱,政策稻成交也將逐步降低。
最低收購價稻谷首拍成交活躍
今年政策稻競價銷售年內“首秀”于3月28日登場,比上年整整晚了20天。由于2023年稻谷最低收購價除早秈稻小幅上調外,中晚稻保持穩定,本次最低收購價稻谷拍賣底價與上年5月份相比,底價保持不變,但與上年首次拍賣時相比,基本以下調為主。
從拍賣底價來看,粳稻:2018年產拍賣底價為2520元/噸,較上年3月8日首次拍賣(下同)下調50元/噸;2019年產為2570元/噸,下調30元/噸。中晚秈稻:2018年產為2480元/噸,下調50元/噸;2019年產為2530元/噸,下調30元/噸。早秈稻:2018年產為2380元/噸,下調30元/噸;2019年產為2430元/噸,下調10元/噸;2020年產為2480元/噸,上調35元/噸。
本次國家共投放2018年至2020年產最低收購價稻谷90.7萬噸,與上年首次拍賣相比減少75萬噸;實際成交14.6萬噸,增加10.9萬噸;成交率為16.1%,提高14個百分點。
分省來看,江西成交稻谷6.7208萬噸,名列第一;安徽4.0963萬噸,河南1.8234萬噸,湖南1.3961萬噸,分列第二、三、四位。
分品種看,中晚秈稻:計劃銷售安徽、河南、湖南、江西、湖北2018年和2019年產中晚秈稻30.4萬噸,減少30.5萬噸;成交7.59萬噸,增加7.18元/噸;成交率25%,提高21.8個百分點;成交均價2509元/噸,上漲14元/噸。
早秈稻:計劃銷售江西、安徽、湖南2018年至2020年產早秈稻30萬噸,減少24萬噸;成交6.87萬噸,增加5.6萬噸;成交率22.8%,提高20.4個百分點;成交均價2465元/噸,上漲26元/噸。
粳稻:計劃銷售黑龍江、吉林和安徽2018年和2019年產稻谷30.1萬噸,同比減少29.8萬噸。僅黑龍江2019年產粳稻成交1000噸,同比減少0.37萬噸;成交價2570元/噸,同比下降72元/噸。
市場主體參拍意愿同比略高
上年5月10日,最低收購價稻谷銷售底價下調后首次拍賣,計劃銷售91.2萬噸,成交6.3萬噸,成交率6.9%。稻谷年內首拍成交量也比上年5月10日要高,但與政策性小麥接近全部成交的火爆場面相比,則明顯不如。
政策稻年內首次拍賣,市場主體參拍意愿略高于上年同期的主要原因:
上年中晚稻小幅減產。雖然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拍賣數量均為30萬噸,但中晚秈稻成交明顯較好,而粳稻成交則相對偏低。主要原因是上年中晚秈稻夏秋生長期間遭受較長時間干旱,導致減產較多,供應相對偏緊。而粳稻產量則豐收,市場余糧相對較高,成交自然要低一些。
稻谷價格同比有所上漲。雖然國內稻米市場走勢相對平穩,但同比仍有小幅上漲。以安徽為例,3月20日,安徽省早秈稻平均收購價為2534元/噸,同比上漲38元/噸;中秈稻2666元/噸,同比上漲98元/噸;粳稻2740元/噸,同比上漲6元/噸。由于稻谷價格有所上漲,使得政策性稻谷競爭優勢較上年有所提升。而中晚秈稻價格同比上漲幅度更大,因此,成交率也相對更好一點。粳稻市場上漲幅度最小,競爭優勢自然也最小。
拍賣時間相對較晚。今年最低收購價預案如期于2月底結束,但3月28日才開始最低收購價稻谷競價銷售,比上年整整晚了20天。而2023年春節較上年早11天,從春節開始算的話,今年拍賣較上年整整晚了一個月,且單周拍賣數量只有90萬噸,基數較小。由于此時生產者手中新稻庫存所剩不多,市場主要依靠地方儲備稻谷輪出來滿足需求,加工企業可選擇的稻谷來源較少,競拍最低收購價稻谷的意愿有所提升。
國際大米價格同比上漲。由于上年國際大米減產,加上印度對大米出口實施限制,國際大米市場上年9月份以來出現較大幅度上漲,雖然春節后出現一定幅度的調整,但漲幅仍高于國內市場。由于國際大米價格上漲,而國內稻米價格相對滯漲,國內外大米價差也大幅縮小,大米進口同比大幅下降,對國內稻米市場的沖擊大幅減小,也有利于政策稻成交率提升。
后期成交率可能會逐步下滑
由于政策性稻谷從拍賣成交到流入市場需要一段時間,預計短期政策稻成交率仍會保持一定活躍度,但后期成交率將面臨逐步下滑的可能。
二季度通常是國內稻米市場需求最淡的季節,加上本季度氣溫將逐漸升高,濕度增大,糧食保管難度增加。因此,進入二季度后,隨著大米需求持續趨淡,加工企業采購稻谷的意愿隨之下降。而二季度又是地方儲備稻谷成交和輪出的高峰,市場陳糧較多。隨著政策性稻谷拍賣的加入,企業可供選擇的采購渠道較多,拍賣政策性稻谷的積極性也將下降。
當前國內稻谷供應仍較充足,價格走弱,加上國內小麥、玉米市場走勢低迷,春節后國際大米市場價格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落。稻米市場雖因比價偏低,具有補漲的要求,但當前還不具備大幅上漲的條件,短期稻米市場做多氛圍不足,反過來也將影響加工企業采購稻谷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