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聯儲暗示加快加息步伐,油脂市場承壓。另外,國內棕櫚油、菜油供應充裕,豆油市場被替代量增加,且巴西大豆豐產上市,4月份大豆大量到港,中短期油脂供應維持寬松格局,預計豆油將延續區間振蕩走勢。
美國農業部(USDA)3月供需報告維持巴西大豆1.53億噸的豐產預估,數據調整趨勢符合市場預期,下調阿根廷大豆產量和美豆庫存,阿根廷大豆產量調低800萬噸至3300萬噸,不過阿根廷減產已被市場充分定價,對豆類市場的支撐有限。市場更關注巴西大豆豐收上市的壓力。近期巴西大豆收獲進度加快, AgRural報告顯示,截至3月3日,巴西2022/2023年度大豆收割已達43%,較此前一周增加10個百分點,整體進度雖然低于去年,但頭號主產州馬托格羅索的大豆收獲進度為88.12%,較2月24日提高11.86%,超過近5年同期進度。3月份巴西將增加大豆出口,彌補之前拖延的進度。 Cargonave報告顯示,預計3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將較上年同期增長20.5%至1466萬噸。
我國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1—2月大豆進口量共1617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16%,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2月份大豆到港702萬噸,超過市場預期;港口大豆庫存達到658萬噸,略低于近5年同期均值。但受巴西出口延遲影響,3月份大豆到港量偏低,相關單位預估進口量為600萬噸,預計大豆庫存將有所下滑,4月大豆預估到港量龐大,屆時供應將恢復寬松。目前國內部分油廠出現缺豆以及停機檢修情況,近幾周油廠開機率下降。今年第9周全國大豆開機率已下降至40.3%,大豆壓榨量僅150萬噸。3月份大豆到港偏低,預計豆油產量維持低位,國內豆油庫存將小幅下降,截至今年第9周末庫存為79.2萬噸,環比下降6.5%。4月份大豆到港供應充裕后,油廠開機將恢復正常,因此后期國內豆油供應將呈現先降后升的走勢。
馬來西亞棕櫚油在減產周期去庫緩慢,季節性減產不及往年同期,且進口國(中國、印度)棕櫚油庫存充裕,采購力度減弱。1月底馬棕庫存從最高240萬噸降至227萬噸,僅下降5.4%,比近3年同期均值增加73萬噸。2月底馬來西亞主要棕櫚油產區遭遇持續洪水災害,產量下降,機構預估產量為126萬—130萬噸,出口預估與1月份持平,2月底馬來西亞主要棕櫚油庫存預估221萬—228萬噸,仍處于歷史同期高位,3月份將開啟季節性增產周期,馬棕累庫壓力漸增。
國內棕櫚油與菜油供應寬松。2022年9月份以來植物油價格回落,我國進口量大幅增加。海關數據顯示,1—2月我國進口食用植物油(不含棕櫚油硬脂)138.1萬噸,同比增加64.2萬噸,增幅86.8%。國內棕櫚油庫存迅速增加,截至3月7日棕櫚油庫存為101.3萬噸,與上月持平,處于歷史同期高位。上周棕櫚油進口利潤倒掛收縮,疊加走正的基差刺激了貿易商買船,中短期國內棕櫚油供應非常充裕。菜油方面,菜籽到港量充足,油廠菜籽開機保持高位運行,沿海菜油庫存大幅增加。截至3月3日,菜油庫存達到22.98萬噸,周環比增加3.09萬噸。預計隨著菜油到港、菜籽壓榨提高,庫存有望繼續上行,供應呈寬松局面。
巴西大豆月度出口季節性走勢(單位:噸)
目前餐飲需求呈現復蘇跡象,而餐飲消費以豆油為主。從表觀消費看,2月份豆油單周表觀消費在35萬噸左右,處于正常水平。不過豆棕油現貨價差依舊維持在1460元/噸左右歷史高位,隨著天氣轉暖,棕櫚油對豆油的替代需求有望回升。菜豆油現貨價差持續收縮,截至3月8日,廣東地區菜豆油現貨價差已降至640元/噸,較上月同期下降50%,豆油較菜油價格優勢下降,后期市場需求可能被菜油部分替代。
綜上,巴西豐產上市施壓豆類市場,國內油脂整體庫存供應充裕,國內豆油庫存將隨4月份大豆大量到港及壓榨的增長出現改善,受植物油價差影響,豆油需求被替代消費擠壓,價格或延續區間振蕩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