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海關總署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4月份進口大豆808萬噸,較3月份的635萬噸增加27%,創下歷史同期最高紀錄,原因是南美大豆集中到港。
今年前4個月,中國總共進口大豆2859萬噸,較去年同期略降0.8%;進口均價每噸3980元,同比上漲22.7%。
巴西惡劣天氣推遲收割和出口,導致今年前幾個月的到港量減少。
不過貿易商稱,截至8月前,中國每月預計到港700-800萬噸大豆。進口商已經訂購了更多的巴西大豆,準備在未來幾個月裝船。
此外,4月份食用植物油進口量26.1萬噸;1-4月份累計進口量380萬噸,同比下降65.6%。
疫情形勢可能影響大豆進口需求前景
外媒報道,近來中國多個城市實施封控措施,阻止新冠疫情傳播,可能潛在影響到大豆需求。事實上早在這波疫情襲擊上海等大城市之前,美國農業部就已經開始調低中國大豆進口預期。
自2月份以來,美國農業部已經三次下調中國進口需求,從1億噸調低到了9100萬噸,同比減少8.8%,反映出中國養豬業虧損導致壓榨利潤微薄甚至轉為負值。4月21日,標普全球對10多家主要貿易商、壓榨商和經紀公司的調查顯示,由于下游飼料行業的需求下降,2022年中國大豆進口需求將同比下降3.5%到6.1%。
和4月份最后一周美國農業部宣布兩筆對華大豆生意形成對比的是(4月25日對華銷售53.4萬噸大豆,4月26日對華銷售13.2萬噸大豆),過去一周美國農業部沒有宣布過對華出口業務,這可能和中國五一放假有關,也可能反映出疫情封控對進口需求以及物流的影響。
上周五(5月6日)中國第七次國儲大豆拍賣會上僅成交7萬噸。中國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周五表示,在5月13日的拍賣會上將提供31.4萬噸國儲進口大豆,低于往常拍賣會上提供的50萬噸。這反映出國內供應緊張局面有所緩解。截至4月29日當周的中國大豆庫存達到448萬噸,高于前一周的381萬噸,這也是連續第五周增長。交易商表示,4月和5月的進口大豆到貨量預計高于3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