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行將過半,全球新冠疫情卻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6月21日數據,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875萬例,其中美國占比逾25%,巴西占比則達到13%,而隨著各國重啟經濟節奏,部分國家和城市甚至出現疫情反彈,而專家稱6月份全球確診病例大概率將突破1000萬;而我國北京與新發地直接關聯的疫情則基本得到控制。而據海關消息稱,海關總署部署全國海關對來自疫情高風險國家和地區的部分進口商品開展病毒風險監測,并分別致函給42個重點國家,請其政府主管部門和食品生產企業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做好各項預防措施,嚴防出口食品被新型冠狀病毒污染,共保食品貿易安全。匯易網注意到,由于疫情因素,迄今我國已暫停受理五國肉制品企業的進口申報,而聯想到有消息稱,中國大豆買家要求出口商簽署聲明,保證進口大豆船貨未受新冠病毒污染,那么進口大豆會遭遇同樣的命運嗎(暫停進口申報)?周五(6月26日)美豆收盤收盤下跌,這也是連續第五日下跌;主力美豆7月期約收低4.25美分,報收865美分/蒲式耳。從天氣來看,美國中西部降雨,對大豆作物生長有利。
1、全球三大大豆出口國疫情形勢堪憂,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6月21日表示,當天全球上報了超過18.3萬例新冠肺炎新增病例,這是疫情暴發以來最高的一天。一些國家病例仍在迅速增長,一些國家在重啟社會和經濟后,病例又出現上升趨勢。譚德塞稱,當前世界面臨的最大威脅不是病毒本身,而是“缺乏全球團結和全球領導”,某些國家將疫情政治化使得情況更加糟糕。目前,新冠病毒大流行仍在加速,其影響將持續數十年。由于強行復工和大規??棺h活動,美國每日新增確診大概率反彈,至今尚未度過當前的第一波感染浪潮,且美國研究人員認為病毒在美洲已產生基因突變(上圖為美國重啟經濟復工之后的新增病例情況,藍色為率先復工州)。巴西全國確診病例突破110萬噸,而根據巴西大學研究模型顯示,巴西新冠肺炎實際病例數量是官方公布數據的9倍,相當于實際確診病例數已經近千萬。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衛生部副部長則稱,照目前發展趨勢,大概20-30天之后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衛生系統就會癱瘓,而阿根廷三名著名科學家表示,阿根廷新冠病毒最嚴重情況尚未到來。
2、巴西已成為南美新冠疫情“震中”,疫情持續時間或難以預料
雖然巴西已成為南美新冠疫情“震中”的核心地帶,但這并不妨礙2020年巴西大豆出口節奏強勁,哪怕市場對巴西物流鏈再憂心忡忡,新冠疫情似乎也并未阻攔住巴西大豆“滔滔不絕”的出口。市場數據顯示,今年1月到5月期間巴西出口大豆5400萬噸,同比增長1610萬噸或增幅42.70%;其中4月份創下1630萬噸的紀錄出口量水平(對華裝運1046萬噸),5月份裝運量1550萬噸(對華994萬噸),預計6月份裝運量則將達到1300萬噸,根據目前排港裝船數據,預計4-8月份巴西大豆對華出口量,同比增幅或將達到千萬噸之高。近月中國大豆進口激增,既是市場行為,也是中國對世界經濟的一種支援。但單純就巴西疫情而言,巴西目前正處于秋冬季節,正是病毒容易傳播的季節,而以巴西抗議疫情的態度來看,這一波疫情必然會持續很長時間。但巴西出口谷物協會總干事認為,巴西大豆裝船過程幾乎完全自動化,污染病毒幾乎不可能。
3、加強肉類進口防疫,迄今中國已暫停受理五國肉制品企業進口申報
在北京新一批病毒感染與首都龐大的新發地批發食品市場相關聯之后,中國加強了對肉類進口的監管和防疫。截至目前,我國已暫停受理來自德國、美國、巴西、愛爾蘭和英國五國的肉制品企業進口申報(其中暫停愛爾蘭牛肉進口主要與瘋牛病相關)。上述國家的肉制品企業均有員工檢出新冠肺炎病毒陽性,并已向本國主管部門報告資源暫停對華出口所有產品;當然在此之前,中國海關總署已致函42國共保食品貿易安全。而應中國海關的要求,巴西肉類加工商JBS SA,Minerva和Marfrig已簽署聲明,稱其出口不含新型冠狀病毒;另悉全球最大的雞肉出口商巴西的BRF SA尚未簽署對華無冠狀病毒出口的聲明,但計劃這樣做。而本周二(6月23日),美國、巴西和加拿大的行業官員稱,中國大豆買家要求大豆出口商簽署一封聲明,保證進口大豆船貨沒有受到新冠病毒污染,也引發市場對于大豆進口形勢的擔憂。
4、中國要求出口商簽字確保大豆船貨沒有受到新冠病毒污染
據媒體看到的聲明樣本顯示,中國大豆買家要求出口商聲明他們"愿意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和標準,以及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新冠病毒和食品安全:食品企業指南》,以確保出口到中國的食品沒有受到新冠病毒污染"。兩家大豆出口貿易商說,他們的公司尚未對這項要求作出回應,正在尋求通過聯邦農業官員或行業團體做出統一回應。據路透社報道,一位與美國農業部有聯系的消息人士說,美國農業部和貿易代表們告知肉類出口商,讓他們自行決定是否簽署這些聲明。消息人士說,美國農業部上周五(6月19日)建議出口商不要簽署這些信件。而愛荷華州立大學谷物質量專家、農業工程教授查爾斯·赫伯說,負責卸貨的碼頭工人所帶來的風險要高于大豆本身的風險,因為大豆至少在海上要漂上三周時間,超過了無宿主病毒能夠存活的時間。此外,近期中國廠商采購正在逐漸轉向四季度美豆,尤其是11-12月船期美西大豆船貨,我們對此將保持高度關注。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巴西新冠疫情超俄羅斯列入全球第二的背景下,巴西大豆出口仍在創出月度新高,但大豆出口的強勁數據并不能掩蓋新冠疫情在巴西愈演愈烈的趨勢,巴西衛生專家稱巴西確診病例數或將在8月份趕超美國,而美國至今尚未度過當前的第一波感染浪潮。而在中國,雖然北京新發地農貿市場疫情已得到控制,但中國海關總署對于冷鏈肉品、海鮮和水果的進口防疫仍在加強中,在五國肉類企業產品對華出口暫停以及中國大豆買家要求出口商提供大豆船貨未受病毒污染證明的市場背景下,也讓進口大豆采購方向正在從南美轉移至北美的中國廠商備受關注。我們認為,美豆受類似因素影響的可能性有限,一方面運輸時間長達30-40天,已超過無宿主病毒能夠存活的時間,另一方面,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執行節奏非常敏感。匯易將對此保持高度跟蹤關注。
來源: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