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芝商所亞太區農產品執行董事Nelson Low發文稱,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發令棕櫚油需求預期下降,價格隨之暴跌,而未來棕櫚油價格仍面臨著來自中國市場的需求風險。
據了解,2020年初,利好基本因素塑造了棕櫚油市場。彼時全球對棕櫚油的需求逐漸上升,消費增長速度是生產速度的兩倍以上。2019/2020年度棕櫚油的消費量預期比產量多320萬噸, 這種供需缺口只能通過減少現有庫存來填補,導致棕櫚油庫存達到2009/2010年度以來的最低庫存水平,但隨后情況快速轉變。
總體來看,棕櫚油價格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比如全球經濟回暖的速度、防疫措施對印尼和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的影響、主要產區的天氣以及政府為支持生產商及用家而采取的措施。
據介紹,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和大連商品交易所(DCE)的棕櫚油合約作為棕櫚油市場全球定價基準,其期貨合約分別以馬來西亞林吉特和人民幣計價。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的棕櫚油合約是以美元計價的。
Nelson Low表示,在中國,棕櫚油的需求主要由其用作食用油和作為方便面和化妝品生產中的主要成分來驅動,由于棕櫚油很重要,中國為了確保棕櫚油的供應,近幾年已經開始在產業鏈上游布局。
對于當前中國市場,他認為,高效而大規模的生豬養殖,將帶動對豆粕這種飼料原料的需求。豆油作為生產豆粕時的副產品,供應也會因此過剩。 “由于棕櫚油可以被豆油輕易取替,豆油供應過??稍斐勺貦坝托枨鬁p少。由于中美達成的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取消了部分對美國大豆的進口關稅,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數量也有所增加?!?/p>
Nelson Low還認為,另一個風險是消費者行為改變,如果消費者傾向其他更容易得到或看似更可持續,這情況可能不利棕櫚油生產,生產商需要因市場發展而管理這風險。
不過,并非所有因素都利空棕櫚油,還有許多因素在推動中國棕櫚油的需求。Nelson Low表示,在多個利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中美貿易協定,中國在協議中承諾購買價值4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這可能利好棕櫚油。
“非洲豬瘟造成中國的生豬數量急劇下降,因此中國似乎準備進口更多的美國豬肉?!?Nelson Low認為,豆粕的飼料需求減少,豆油的產量也將隨著豆粕減少,從而有利于棕櫚油需求,如果美國豬肉的生產和運輸不受新冠病毒的嚴重影響,那么這可能導致棕櫚油的需求創下歷史新高。
而從棕櫚油本身而言,價格也是明顯的利好因素。Nelson Low表示,棕櫚油的價格通常比豆油便宜很多,如果其他食用油與棕櫚油之間的價差擴大,那么中國的需求不僅將保持現有水準,而且還會繼續增加。 來源:期貨日報網